铁丝沟战斗收藏
正文
铁丝沟战斗
邓华
大渡河水深流急,无法搭桥,船渡又很慢。因军情紧急,上级首长决定,以红一师和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则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夺占泸定桥。我们第二团奉命为左纵队先头团,沿河岸溯流向泸定桥前进。为了胜利完成这一战斗任务,利用休息时间,部队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动员,指战员们个个精神振奋,不顾长途行军的疲劳,协同红二师四团迅速夺取泸定桥。
瓦坝驻有敌军一个团,是先一天到的。他们派一个营前出二十里向安顺场方向警戒,连哨伸出五里。大概下午一点多钟的光景,我们即与其连哨接触。沿途左边是大河,右边是高山,尽是险要的隘路,敌人即利用这种要隘节节地抗退。我们为了争取时间,不顾一切直向前冲。打到瓦坝附近,已是黄昏时候,敌人已先占领阵地。经过几个钟头的战斗,敌人全部被击溃,向富林方向逃窜。我们当晚即在瓦坝宿营。
第二天饭后,部队仍继续向泸定桥前进,翻了一个六十里路的大高山,到了德妥。这是个小圩场,附近有几十户人家,相传诸葛亮南征,曾在此住过。该地有民团及被我们在瓦坝击溃了的散敌,共约百余人,经过一小时许的战斗,被我消灭其一部,其余溃散。部队继续前进,由于天雨路滑难行,时已天黑,雨更大,路更滑,许多人都跌了跤子。经过一百多里路的急行军,此时大家已很疲劳,但是,每个战士的心坎中只有一个意志:要夺取泸定桥,不怕任何困难疲劳。又经过一个多钟头的夜战,才将敌人驱逐,进入宿营地。
因炊事员全部掉在后面,第二天拂晓,有的连队煮了些稀饭吃,有的是饿着肚子,继续出发前进。走了不到五里路,敌人又守住隘路,我们便接着攻击前进,一直把他压到铁丝沟附近。
铁丝沟地形非常险要:左边是很深又急的大渡河,河水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右边是很陡的高山,峭壁千仞,高耸入云。敌人即利用此天险顽强固守,同时敌驻龙八埠的一个旅的主力,已赶来占领了铁丝沟的最高山头及其隘路。开始,上级给我们的任务是坚决驱逐隘路口的敌人,以一连向高山警戒,主力则迅速通过,向泸定桥前进;后得教导营对河火力的援助,守隘路的敌人伤亡甚众,我们乘机以一部由路右山腰绕至敌人翼侧,正面同时冲击,遂将敌人击退,占领了隘口,再追击前进。我率前面的二营,折向铁丝沟的大高山佯攻,主力则由萧华同志率领,由正面攻击。背后是大河,前面是高山,敌人兵力、地形都占优势,后退即有吃水的危险,只有拚命向前,才是出路。此时,真是千钧一发,危急万分。
经过有力的鼓动,全体指战员奋起了拚死的决心。特别是九连一班人绕至敌人后侧,几个手榴弹一打,敌人即已动摇。同时三团一部已赶到,战士士气更高。最后一个冲锋,便夺取了敌人的阵地。二营此时已占领最高山。于是,敌人全部退向龙八埠。我们为夺取泸定桥创造了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接着,我们除一部占领龙八埠向敌警戒之外,其余主力则继续向泸定桥前进。到达时,红二师四团的哨兵已在那里叫“口令”了。
(原载《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人民出版社1955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