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于公于私都有大益收藏
吴玉章
16414.0
端侄如握: 得十月十八日函,知你将家事处理就绪即可来此,至为欣慰,日望能早日见面。林老回,谈及与你畅谈数次,亦望你来襄助,他觉得你对于家事尚无大困难,似乎还有些顾虑。我以为这是你还未深知此间情形及将来的趋势。此间生活是安定而有生气,我认为中国只有这一条光明大道,你一定是相信我的。你学得一专门技能必须用于有用之地,方不负数十年的苦心。你来于公于私都有大益,务希你下大决心,立刻将事务办妥,早日成行为幸。家庭安置在乡僻之区为好,子女能来更好。余俟面谈,即问 近好! 叔字 十二月八日 大林家兑来一万元已收到,钱存我处。因为他下乡工作未归,未能写信回家,请转告家中,以免悬望。陵及家中未及写信,可转告他们我身体很好勿念。表的发条等件已收到。双双等均好,入科学院学习并参加工厂实习,甚有进步。此间人人是丰衣足食,过着愉快的生活。我家离公路太近不免喧嚣,或者能入深山居住较好。又及。
书信解析
这是吴玉章1944年12月8日写给侄儿吴端甫的信。 吴端甫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钢铁冶炼技术。1938年回国,在重庆钢铁厂工作,后任该厂工程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因此,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1944年5月至11月代表中共中央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时,与吴端甫谈过好几次,曾表示希望他到延安工作。林伯渠回到延安,将他与吴端甫谈话的情况告诉吴玉章,并说明吴端甫的家庭没有什么大困难,只是内心有些顾虑罢了。有鉴于此,吴玉章专门给侄子写了这封信。信中,吴玉章告诉侄儿,中国只有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延安。能将一技之长用于有用之地,才不负数十年的苦心,并以来延安“于公于私都有大益”相鼓励,劝侄儿早来延安。信中表明了吴玉章爱惜人才,希望亲属走上革命道路、为革命贡献力量的迫切心情,也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革命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