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目前应极力采取巩固陕北金融的政策收藏
林伯渠
13346.0
彭德怀同志: 定都志丹后,赤化工作,日渐深化。群众经济生活,在党与政府努力改善政策之下,亦日趋向上。由于陕北原来物质条件甚差,处于坚持游击战争中,至今未转入游击状态者仅七个县,而此七个县中,尚无一县能自给,均仰给予中央。因各方调剂工作不够,在财政金融上,苏票发生不易流通之现象。因此,党与政府在目前极力采取巩固金融之政策:(一)扫除过去花马池一切苛捐盐政,力求苏区食盐之输出。(二)责成各县区政府,帮助群众设立各县区消费合作社或运盐合作社,组织其村庄附近所有群众牲口,直接到花马池运盐。除由合作社充分供给群众食盐外,规定将此项食盐要设法运到白区换取大宗布匹与群众必需品,以比市价较廉之价格,使群众用苏票购买。(三)加强贸易局组织与工作,使有计划的出口食盐;同时收买苏区农产品出口。规定其除保证红军之布匹军用品外,以每批购入布匹的三分之一的数量,由国家银行营业部批发各合作社,供给群众。(四)在苏区境内出卖食盐布匹等,无论合作社或私人,一律使用苏维埃纸票,严禁白票与现洋在市面流通,银行绝不兑现。所有现金,除用以保证红军战费外,只有特别必需时,才出用一部分,如商人运进大批布匹及其他必需品卖交贸易局者,可兑付以现金或白区票币。(五)对商人政策,为着发动商人输出苏区农产品与运输食盐出口,银行可给予低利贷款。但有商人办白区货品进口,希图厚利,径卖予零售商,不卖交贸易局的,则银行不予兑现。(六)为加强这一工作之正确执行起见,在组织上贸易局与合作社均须设省贸易局与省合作社,以便灵活指导。国家银行则特设营业部。此种政策之实施,只能相当地巩固金融与基本的改善群众生活。至于适应西北大联合,准备进入大规模之民族革命战争,对于浩繁的财政支出,尚只能起一部分的作用。财政来源,在整个开展局面下,得助于抗日基金的筹募、海外之捐输者,在不久之将来,固然是不会少的,然而目前过渡阶段中还须取给于内部,而陕北、陕甘,均不能有多大的筹款希望。陕甘宁省,据富春同志报告,目前自给尚有待于红军之前进,俟接收一些县区整顿处理后,方有可能。因此财政金融之问题,必须于发展中求解决。在西进中对于筹款工作还希鼎力注意,严令所属决不放松。对于现金的收集,不要有所浪费。总以集中供给购办军需材料为要。征骑西驰,萦回胜欣,捷音传来,不胜翘企。 此致 铁的红军敬礼! 中央财政部 林伯渠 7月15日
书信解析
1936年红军开始西征,彭德怀任西征军司令员。在西征过程中,红军人数不断增加,红军的军费开支也大大增加。当时中央财政极为困难,时任中央财政部部长的林伯渠为了解决困难,1936年7月15日给彭德怀写了这封信。 信中强调党和政府目前应极力采取巩固陕北金融的政策,为此,林伯渠在信中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同时也叮嘱彭德怀在西进过程中对于筹款工作决不要放松。全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林伯渠为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所作的多方努力,尤其是提出要加强群众工作,立足于改善群众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时刻关心人民群众、人民财政,为人民的基本立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