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收藏
彭德怀
1952年3月28日
巴金同志: “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 致以 同志之礼! 彭德怀 三月二十八日
书信解析
这是彭德怀1952年3月28日写给著名作家巴金的一封短笺。 1952年3月,以著名作家巴金为首的创作组到朝鲜前线作战地采访、考察,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双方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这次会见给巴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报道文章。文章写成后,巴金将文章交给彭德怀审阅。4月,已回到祖国的巴金收到了彭德怀从朝鲜前线寄来的这封短信。信中,彭德怀对文章中自己的形象阐述了他的意见。一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他不愿高高在上,愿意做朋友,像亲人一样无拘束地亲切交谈。二是他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得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认为巴金的文章把自己写得太高大了,于心不安。巴金收到此信,颇受感动。他曾写道:“彭总这个修改意见提得很对,他更恰当地说出了当时的情况和我们大家的心情,我看见彭总以前,听说他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所以刚看见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位长者。后来他坐在我对面慢慢地谈下去,我们的确有一种亲人谈话的感觉。这封信跟他本人一样谦虚、诚恳、亲切,他把自己看得‘很渺小’,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太苛刻。”后来,巴金的文章发表时按彭德怀信上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不错,彭德怀元帅的一生,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后来和平的建设时期;无论是身居党和国家要职的高位,还是作为普通中国人的一员,他一直谦虚诚恳,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认为自己“很渺小”。然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他把功名、利禄、声望看得很淡泊,真正达到了古人所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