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了解一下市场及三线建设情况收藏
彭德怀
1965年12月1日
梅魁: 我于昨晚到达成都。今天搬进了一座小院,地址永兴巷七号。来信照此地址寄出无误。 我计划用闲散时间了解一下市场情况,听听汇报,了解三线建设情况。然后再到三线建设的各个地方去转一转,了解工厂、矿山、水电站以及诸如资源等情况。如有可能,将顺便到长征走过的地方和旧战场看看。一路身体很好,不必挂念。 清宗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
书信解析
这是1965年12月1日,彭德怀到达成都的第二天给侄女彭梅魁的信。 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搬出中南海,住到颐和园附近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开始过一种不同于以前的生活。几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印西部边境冲突、美国出兵南越……中央于1965年发出关于加强战备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鉴于我国国民经济布局偏重于东南沿海,而广大的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2/3,但工业却少得可怜。为了保证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时,有一个可靠的战略大后方,中央决定进行三线建设。毛泽东同时提议,给当时“犯了错误”的彭德怀、黄克诚、习仲勋等人分配工作,挂职下放。 7月7日,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贾震等3人找彭德怀谈话。9月11日,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乔明甫在人民大会堂找他谈话。彭真说明主旨:“今天我代表中央和你谈话,中央决定派你去大三线任副总指挥。”彭德怀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只表示对工业生产没有经验,不愿去三线,希望去农村作调查。9月21日,他写信给毛泽东,请求允许他回到农村去。9月23日上午,毛泽东约见彭德怀,彭德怀解释了他不愿去三线的原因。毛泽东说:“现在要建设大三线,准备战争,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战略后方也特别重要,你去西南区是适当的。将来还可以带点兵去打仗,以便恢复名誉。”彭德怀仍然未接受:“我去搞工业是外行,时间紧迫,恐有所负,我想去边疆搞农业。”谈到庐山会议,毛泽东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这种气度使彭德怀十分敬服。毛泽东追忆了与彭德怀共事的几十年岁月,肯定了他的成绩,表示:“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衷心诚意的。”在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人的劝说下,彭德怀终于答应了去三线。1965年11月28日,彭德怀登上了开往成都的33次列车,就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到达成都后,12月1日给彭梅魁写了这封信,说明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