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收藏
刘伯承
1956年4月15日
今天星期。医院休息,无事。我想到“学习”的事,特写给你们,供考虑。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都读过了。现在学员之所以不悦者,主要是:“学不易进,习不易通”;至于文化、身体等的缘故,姑且不去说了。这要我们领导学习者继续从实际课业中、从群众中收集材料加以研究。 教人学者必须把课业内容嚼烂,讲求教法,使人易学懂,并给时间自习而辅导之。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使人融化贯通,使人能够分析综合,把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习有几种,每种必具有目的性。例如: ——每日温习的主要目的在熟悉; ——适时练习的主要目的在熟练; ——适时实习的主要目的在运用。 一般说来,我们是“练多于训”,主旨在习。 以上总的目的则在融化贯通一门学问,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而从实际成果中反映出目的是否达到。 课业实施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教以一定的内容,特别要嚼烂。教员先融化贯通,学员也才能在一定时间内容易融化贯通。教员尤应给学员计算时间,教以学法而辅导其融化。 融化分: ——随时随地的融化,如教室自习、野外作业时; ——大小关节的融化,如课题讨论、想定作业和期考、年考之时; ——整个系统的融化,如学完每门学科乃至毕业,整个课业都能分析综合,都能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之时。 当然,学院只能教以主要的科目,而且是每个科目的基本轮廓。若要深造精通,则有待于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去继续努力。我们领导学习者,有了五年的训练经验,在使学员融化问题上,必给以适当的时间,教了什么东西,也如交出什么东西要取得一定的收条;否则石头抛入大海,落在何处,都不知道。 今天只写到这些为止,如何?望考虑! 刘伯承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五日
书信解析
这封信是刘伯承1956年4月15日在上海医院写给军事学院陈伯钧、钟期光二位同志的。这封信主要谈学习问题。刘伯承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共和国元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他提出,领导学习者要从实际课业中,从群众中收集材料,加以研究;教员必须把课业内容嚼烂,讲求教法,使人能够分析综合,把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讲了学习的一些具体方法。这封信对军事学院的建设有着积极影响,其中有关学习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