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系念骨肉亲情,与日俱永

系念骨肉亲情,与日俱永收藏

致李白文

陈毅

1937年12月29日

白文嫂尊鉴: 数奉手书,至感亲亲骨肉念兄念弟之厚情深谊,弟读后不禁悲喜惭痛一时俱来,迸发之情,有如江河倾泻。廿年烽火,满地干戈,弟出入其中,了无罣挂,惟于亲亲骨肉之系念,尝与日俱永。前以封锁层层,近以奔走山林城镇间,均不能详细作家书,每当动笔家书之际,便心绪堆积,无从措词,虽或伸纸着墨,不尽数行,又复扯毁,此情难言,有如此者!弟遭家不造,不能自已,慨然离家谋国,而国势亦陷垂危之景,艰难困厄,日夜围攻,毒手尊拳,谁能多让,浴血人生,直至于此,敢谓今人所难至,古人传奇史之所无也。弟尝终日冥想,己身经历,教训滋多,实验即实学,窃私心自庆幸也。惟弟少年失学,凭藉不多,故进境不大,虽于重要关头,能就大者重要者处理之,但成功之事误于弟手者亦复不少。前途难多,切忌自足自满,弟每于此三致意焉。孟熙谓嫂苦心经营,使家事略近温饱,弟闻之感愧,后顾之忧稍纾,前进之力更强,能不欣幸!孟熙率队抗战,以其才力谅无他虞,乞嫂放心。请调一层,人事环境均有困难。弟方率部上前线,团聚之日当在不远,弟当臂助孟熙成此光荣事业,规避卸责为吾侪所不应出。嫂之高明,谅能鉴此。嫂孤处渝城,饱睹东南播迁离散之情,曷归里围绕双亲左右,如何?如何?伏乞明裁。季让近由粤来庾,已电其来南昌相见,届时弟当令其归报老亲以慰离思。孟熙廿一日到赣,弟恰于十九夜溯江南征。弟廿六日返省,孟熙复于廿三日东向。十年睽别,缘悭一面,何别之易而会之难也!战争烽火团聚弟兄于一途,当不会长使人千里也。弟尔后仍在江西任职,不外军师长之类。弟左耳重听,右腿伤残不良远行,左脚亦伤,胃病、痔疾、贫血诸症交相困我,尚力图疗养期,决定者视时局如何耳。嫂有赐示交吉安书街惠黎医院转。冬寒凌厉,伏乞珍重。闻季妇黄妹在嫂处,均此致意,均乞善视侄儿辈。匆匆不尽所言。 敬问家安! 二胞弟 仲弘启 十二月廿九日

书信解析

这封信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在南昌参与筹建新四军时写给嫂子的家书。当时,在敌后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陈毅,由于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正在江西南昌参与筹建新四军。此时他接到久未通音信的嫂子李白文的数封家书,感慨万分,当即写下了这封长达数页的家书。 陈毅是我军著名的儒将之一,从这封信中可略见一斑。在信中,陈毅叙说自己少小离家,投笔从戎,数十年金戈铁马、浴血人生的丰富经历,由此铸就了他豪迈爽直的英雄气概。然而他也有骨肉亲情,在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的岁月里,此情与日俱增。陈毅在信中,陈述自己日夜思念着哥嫂双亲,饱尝着由于战乱所带来的播迁离散之苦,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家人相会团聚。所以一旦接到李白文嫂寄来的家书,那惊喜感慨之洪流一下子就冲破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迸发喷射,如激流倾泻。这封信既有对家事私情的尽情尽意的倾诉,以小见大,又有对国家大事、当前形势理词雄辩的抒发,豪放雄迈,气势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