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推动红色文旅升级(二)收藏
- 类型
- 时事政治
摘要
“经过前期资源梳理,目前,摸排下来全省有750多处长征文物资源。”
正文
深挖资源,做优长征文物保护项目 “经过前期资源梳理,目前,摸排下来全省有750多处长征文物资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9年以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省级文物保护资金共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物保护项目91个、资金19970万元,着力提升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战役旧址、黔东特委旧址等一大批长征文物保护展示水平。 贵州是全国重要的革命文物大省,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等意义深远。 遵义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重中之重,立足资源禀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自项目启动以来,遵义市对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及展陈提升,规划建设《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推进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提升项目,完成苟坝至花茂段历史步道建设等。 作为贵州省“一核一线两翼”中的“一翼”,毕节市充分挖掘长征期间发生在毕节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故事、重要历史人物,进行重点建设、保护和修复,规划建设了乌蒙山回旋战核心展示园、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鸡鸣三省红色旅游景区和长征步道等重点项目,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路子、做示范。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让贵州对长征文化资源底数摸得更清,对长征文物的保护水平进一步加强,也让人们对长征的贵州印记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百名讲解员讲百年党史等,让长征文物的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抓准契机,推动红色文旅提质升级 “1935年3月6日,红军医院随中央红军长征到此,救治红军战士和当地农民,直至3月15日离开。这个短短10天的红军医院,载满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长岗红军医院旧址的讲解员娓娓讲述着红军长征在仁怀的事迹。 毛泽东住地炸弹落而不炸、红军聆听遵义会议精神雨淋不走、钟赤兵无麻醉截肢手术等传奇故事至今广为流传,让仁怀长岗镇声名远播,也让这里成为仁怀高质量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落脚点。 2022年初,《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重磅发布,明确围绕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实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贵州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贵州把打造红色经典景区和培育精品线路融入其中,启动“红军路”“红军村”保护建设工作,举办“重走长征路”系列主题文旅活动,推出贵州省红色文化旅游十大精品线路,以及“最美红军线路”“最美红军村落”等,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旅游市场复苏营造了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贵州红色文旅提质升级。 如今,在兵临贵阳核心展示园聆听让人动容的红色故事,在猴场会议会址感受“伟大转折的前夜”,在困牛山战斗遗址感悟红军战士毅然跳崖的悲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让长征文物更好的保存,让革命精神更好的传承,让红色文旅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