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部大开发,遵义闯新路(二)

西部大开发,遵义闯新路(二)收藏

类型
时事政治

摘要

如果说交通的发展畅通了发展的血脉,而开放则打破了旧观念的束缚,破除了阻碍发展的思想“坚冰”。

正文

2、开放 如果说交通的发展畅通了发展的血脉,而开放则打破了旧观念的束缚,破除了阻碍发展的思想“坚冰”。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印证了一个规律: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地方发展也更应以开放视野拥抱变革,积极从中寻找借势借力的相对优势。因此,十年前,国发2号文件发布,提出贵州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把改革开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动力,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开放”,以一种磅礴之势走入遵义人的视野。这也在遵义掀起了一场大思考、大讨论。当时遵义的不少干部就发出感慨:开放思维,放开手脚! 十年来,遵义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在2022年遵义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来,遵义的开放能力显著增强,渝贵铁路建成通车,茅台机场建成通航,乌江水运全线复航,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万公里,遵义综保区、新舟机场航空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打造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3个,启运贵州中欧直发测试班列。 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持续推进遵义高新区、农高区建设,北师大京师研究院、江南大学遵义研究院挂牌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25家,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指数超过40,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3%,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这一系列开放动作背后,是遵义对所处区域格局变化的深入思考和对自身发展的自我施压。 过去十年,有太多难以忘怀。 敲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探索形成“农民导师制”,开办“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荣获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奖,医改经验成功入选国家医改蓝皮书,湄潭“寨管家”工作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刊发全国学习借鉴等等。 这些都记录下了遵义奋斗的足迹,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然而我们不会忽略,成绩背后,是遵义不断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胆识、敢于冲破旧观念的勇气、敢于创新的气魄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是遵义上下干群一心、开拓奋进、同心奋斗的情怀与担当。 而今,文件中提出贵州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