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西行见闻录——廉臣(六)收藏
- 类型
- 诗文朗诵
正文
赤军渡过乌江之后,侯之担残部已无抵抗能力。故赤军于占团溪后乘胜直追,在两百里路中节节追击,不停留地攻击前进,终于在第三日上午三时占领遵义城。同时赤军右路即占湄潭、绥阳,中路占桐梓城与川黔边之松坎场,击败川军廖泽旅,大有乘胜入重庆的形势。当时重庆富豪顿现不安,川省汇款至上海之汇水,增至百分之七十。人心不安,可见一斑。但赤军消灭侯部后,并未前进,在遵义、桐梓、湄潭、绥阳休养兵力。 此次赤军入黔北后,确使赤军得到极大之收获。 收获之一:赤军击败侯之担两师,大部枪弹多被赤军缴去,赤军武器弹药因此得以补充。赤军以此而击败二进遵义时之王家烈之两师与南京追剿军薛岳之两师。此种小军阀在剿赤声中不知淘汰几多。平日鱼肉人民,一旦有事,则兵败师丧,而以枪弹济赤军,故赤军称南京及各省军队之长官为输送队长,称蒋委员长为输送总指挥。诚属刻薄之至。 赤军收获之二:使赤军在黔北休养十二天。而这十二天的休息,使赤军在湘南之疲劳,完全恢复,精神一振;使以后之战争,不仅战斗力不减,反如生龙活虎。 当时赤军之所以能得休息十二天者,由于南京进剿军薛周两部急急进贵阳城,争夺贵阳地盘,不愿向赤军攻击,深惧牺牲自己实力。然而侯之担、王家烈等小军阀之命运则均至末路矣。薛岳用彼等以当赤军之锋,借赤军之力以除其实力,结果王家烈、侯之担实力一完,不是枪毙,就是下野。南京军此种办法,莫怪各省当局均有飞鸟尽良弓藏之叹,大有畏南京军甚于畏赤军之慨。因赤军只在乡僻之区,而南京军名正言顺,则可以取其地盘,驱之以御赤军,而使其实力丧失也。惟此种情形,亦是俗语所云:“斧头吃凿子,凿子吃木头。”薛岳之被命为追剿部队,亦非薛岳所愿也。 赤军收获之三:莫大于收获人心。因赤军在黔东之纪律较侯之担部好得多,此事已风传黔省。因此遵义城之商民非但不逃,而且孤儿习艺所、学校学生及商民贫民等成群结队,悬旗欢迎赤军,旗上高书欢迎苏维埃政府毛主席、欢迎红军总司令朱德。朱毛两赤军首领竟在欢迎声与爆竹声中进入遵义城,在城门口空场上与欢迎代表一一握手后,即略略与欢迎之民众讲一些话,并表示感谢欢迎,赤军愿为黔民解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