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西行见闻录——廉臣(七)收藏
- 类型
- 诗文朗诵
正文
赤军由土城、太平渡两镇架浮桥渡过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前进,此即由贵州而入四川省矣。以后经川黔边沿赤水河上游西走,经过许多小路,为赤军西行以来湘黔两省从未经过之小路,尤以两河隘为最险要。由两河隘进威信县为三十里,两边削壁中有水沟,一边山崖上凿一人行道而通过,只要道路破坏五尺,军队即无法通过。历尽无数困难,而到达云南之威信县(旧名扎西,在滇黔边)。部队达到威信之时,正系旧历正月初三。即在该县休息一天。但气候严寒,夜间降雪。 云南之民族问题,值得注意者,龙云为彝家,云南军队与政府中上级官员,都属彝家,汉人则受压迫,故赤军未到威信时,在某一乡村中,曾有北京大学毕业而曾任云南某县县长者,晤赤军首领,愿率当地民团并可号召各县民团助赤军进攻云南,为汉人解除压迫。赤军在此区域时,以各民族解放为口号,以取得汉回苗各民族的同情。以后,赤军曾以罗炳辉(云南人,久在云南军队中服务,曾属朱培德部下。早为秘密共产党员。在江西吉安为民团指挥时,率几百民团加入赤军)的九军团在毕节、宣威、东川一带活动。汉回苗民之加入红军者五六千人,震动全滇。滇民盛传赤军有一苗民籍之罗军长要回滇驱逐龙云。罗之声名,亦以大振。但赤军虽反对龙云彝家压迫汉回苗民,同时却对一般彝民,则以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民族主义等等进行宣传。 赤军原定计划本拟由威信继续西进,渡过牛栏江而入川。但在威信休息一天之后,忽然又向东回,恐系当时局势不能过江,故不冒险。但赤军之忽然折回黔北,确出川黔军队意料之外。川军本在北面与赤军并行向西追击,以便迅速驰赴江边扼阻。而赤军之忽然由威信折回赤水河东,待川军发觉而折回时,赤军已渡赤水河而占桐梓、娄山关。赤军此种狡猾机动之作战方法,常以出奇制胜,此均为朱德、毛泽东之特长。故在赤军中,毛泽东有诸葛亮之称。 赤军重回黔北之桐梓、遵义,曾打一大胜仗,此为赤军自江西突围以来有数之胜仗。此仗似出赤军极有计划之行动。当赤军占领桐梓之日,即整备野战医院,我被贺诚派往野战医院收容伤兵。当日下午赤军在娄山关即与由遵义向娄山关攻击前进之王家烈部两师人接触。王部几次仰攻娄山关,均为赤军守军击退。赤军则派大部由两翼包抄王军之后,攻战王军之后之遵桐马路上之板桥镇,截断王军归路。而当时娄山关之赤军亦居高临下进攻王军,王军不支,四方包围,两师人大部缴枪,小部溃散。赤军则猛烈追击,当夜三时占领遵义新旧两城。闻王家烈出走时只率师长柏辉章等随从数人。此仗实使王家烈倾家荡产,不久即出黔游历而作下野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