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央红军改变战略方针的黎平会议(一)

中央红军改变战略方针的黎平会议(一)收藏

类型
诗文朗诵

正文

由湘入黔的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15日进占黎平。17日,中央纵队进驻黎平。中革军委和红军司令部住在会址这里,周恩来、朱德住在两边厢房里。李德住在会址后面并与之相通的福音堂里。毛主席住在另一条街上的房子里。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址的这个堂屋,北方人称之为客厅的地方召开会议,讨论通道会议未能解决的战略方针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发等(目前写黎平会议的著述,都说陈云参加了会议,但他本人在1982年6月12日回复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的信中明确地说,“我并未参加黎平会议”。我以为应以他本人说的为准)。 黎平会议仍由周恩来主持。博古继续讲了由黔东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主张。李德因身体不适没有出席会议,托人在会上转达了要坚持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湘西一带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毛泽东根据当时敌人已在湘西布重兵,并正向黔东北集结的严重情况,进一步阐述他在通道发表的意见,正式建议中央放弃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向黔北的遵义地区进军,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会议经过激烈争辩和反复讨论,最后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并通过根据他的发言写成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这个决定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 这个会址,实际上是个纪念馆。工作人员对布馆陈列做了许多工作,找了许多知情人回忆会议的历史。讲解员指着1978年馆里同志访问周恩来的警卫员范金标写的回忆文章对我们说:开完会后,周恩来将中央政治局新决定的译文送给住在后面的李德看,李德大发脾气,质问周恩来。周的警卫员亲历了这个场面,回忆说:这是一个晚上,两人用英语对话,吵得很厉害。总理批评了李德,把桌子一拍,搁在桌子上的马灯都跳起来,熄灭了。我很少见总理发这么大的火,我们马上把灯点上。讲解员说:周总理本人在延安整风期间也讲过这段历史。她指着历史文献,介绍周总理的话说:中央的争论在黎平尤其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