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惨烈的湘江之战(三)

惨烈的湘江之战(三)收藏

类型
诗文朗诵

正文

界首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有名的圩场。它以位于全州与兴安交界之处而得名,即是兴安的尽头,与全州交界之首,故名界首。位于距兴安县城以北30里的湘江西岸。光华铺是界首圩至兴安间桂黄公路边的一个小村庄,当年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北控界首,南阻兴安,东临湘江,西进越城岭。这里为一片宽广的丘陵地,坡度不大,视野还是开阔的,打仗不宜选作防守阵地。但是,担任前卫的红三军团红四师不能作别的选择。为了阻击由全州打过来的湘军和由灌阳追过来的桂军,保证中央纵队在界首渡口顺利过江,只有在这里背水一战。 11月28日,红三军团四师三个团全部到达界首,遂在界首附近的湘江东西两岸和西北地域布防;以湘江西岸界首南面光华铺一带为重点,构筑工事,从正面阻击兴安方向来犯之敌。四师三个团布防三处。在这里承担阻击任务的,只有一个团,迎击桂军四个团的猛烈进攻。为便于现场指挥,彭德怀将军团指挥部设在湘江西岸离界首渡口仅200多米且靠近江边的一座叫三官堂的祠堂里。祠堂里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故得名之。2014年11月再来此处时,人们都称它为“红军堂”,以纪念当年在此过江的红军。这里虽无任何隐蔽物,但地势稍高,能观察渡口情况。这一带的湘江主河道宽100米至200~300米不等,冬季水流不急,水深不超过腰部,部队可以徒涉过河。但为迅速过江,红军还是动员民众在江窄处帮助架设了多个浮桥。中央纵队通过的渡江主浮桥就从三官堂门前经过,彭德怀在这里亲自指挥这场关系党中央安危的特别重大且异常严酷的阻击战。为了中央过江安全,他有3天3夜没合眼。 29日晨,桂军发现红军在江面上架起数段浮桥,东岸有部分红军正准备渡河,立即派侦察机俯冲用机关枪扫射,下午还派多架轰炸机飞临渡口,将红军架起的浮桥全部炸毁。红军收集船只,再次架起浮桥,又被敌机再次炸毁。29日晚,桂军四个团全部出动,凭借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企图对红军进行夜袭。擅长夜战的桂军突破红军在光华铺的阵地,准备直插界首渡口。红军守团发现敌人后,命令三营营长张震率部堵击,坚决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