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勇克包座(一)

勇克包座(一)收藏

类型
诗文朗诵

正文

1935年6月12日,刚刚翻过夹金雪山的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残酷战斗都更为艰难的过程,那种夹杂着疲惫和剧烈喘息在湿滑和严寒中行进和随时面临着死亡的感觉,对于红军战士来讲是一种比在战斗中牺牲更为痛苦的折磨。到达雪山北麓山脚后,前卫2营来报,前方发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队伍,远远看去并不像是敌人,但两边司号员用号声联络后并没有弄清楚对方的意思,抵近侦查的侦查员摸了上去,渐渐地才听清楚了对面“我们是红军……”的声音,面面相觑的战士们反应了数秒钟,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向对方奔去,两边的红军战士紧紧地拥抱,握住的手长久地不愿撒开。 此时,红一军团主力还在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天气变幻无常的夹金山艰难行进。当地的老百姓都说这是只有神仙才能翻越的“神仙山”,连鸟都飞不过去,听了这话,小红军们不服气地说:“我们红军就是活神仙,山再高,也没有我们活神仙的脚板高;飞鸟飞不过,我们的铁脚板却能够踩过!”下决心容易,实际的行军却异常困难。由于海拔很高,大家都感觉到喘不上气,谁都不敢说话,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虽然从未见过原始森林奇特的茫茫浩瀚的“六月雪”,却也只顾闷着头走;不管多累,也不敢停下来休息,生怕一坐下来就永远起不来了。更要命的是随时变化的天气,上午还是阳光明媚,过了中午,天气却骤然变化,先是大雾,紧接着是毛毛细雨,转眼又变成了皑皑的白雪,狂风卷着的雪花把战士们变成了一个个雪人,到了晚上更是难熬,天气奇冷,衣着不多的红军战士只好打开背包把能盖的东西都盖在身上。坐在担架上带病指挥的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接到了前方发来的已与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的电报,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志们,大家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从身体中迸发了出来,顶着寒风继续冲击着茫茫的雪山。